爝火——火炬,、火把,雖是小火但卻持續(xù)不斷,、生生不息,恰如雷鋒精神的傳承,。
60多年來,“雷鋒”這個名字深深根植于人們心中,他是一滴水,、一顆釘、一束光,,從未遠去,,一直都在。
2023年2月,,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:“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,。”一年來,,全省上下牢記囑托,,立足崗位,深耕戰(zhàn)線,,將新時代雷鋒精神落細做實,,助推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(zhàn)告捷。
今年是攻堅之年,,要打好攻堅之戰(zhàn),,更需要新時代雷鋒精神來支撐,需要我們激發(fā)進取的銳氣,、發(fā)揚忘我的精神,,履職盡責,投身振興洪流中,。
即日起,,本報推出“攻堅‘鋒’力量·特別策劃”,多路記者走進撫順市雷鋒社區(qū),、大連市海軍廣場街道,、阜新市新發(fā)屯街道等基層一線,蹲點挖掘那些閃現新時代雷鋒精神光芒的動人故事,。
兩尊石膏人像擺在撫順市望花區(qū)和平街道雷鋒社區(qū)黨建活動室的窗臺上,,每天都和來活動室的居民“打招呼”——
一尊頭戴軍式棉帽、笑瞇瞇的,,是雷鋒,;
另一尊同樣和藹可親的短發(fā)中年男子,是劉全國,。
雷鋒和劉全國,,這兩個名字已經同雷鋒社區(qū)這片土地,以及每一名居民緊緊連在了一起,。
近日,,雷鋒社區(qū)劉全國式“黨員家庭代辦站”被評為2023年度遼寧省學雷鋒志愿服務最佳志愿服務項目,,它和雷鋒一道,在為民奉獻中閃耀出新時代更璀璨的光芒,。
在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來臨之際,,記者來到雷鋒精神重要發(fā)祥地撫順,走進雷鋒社區(qū)蹲點調研,,尋找雷鋒精神在基層原點的新注腳,。
劉全國(左)與轄區(qū)民警共同對使用高音喇叭叫賣的商戶進行勸阻
劉全國日記摘抄
在整理遺物時人們發(fā)現,7年的時間,,劉全國寫下了25本工作日記,,本本都寫滿居民,頁頁都是真情,。
▲“黨員家庭代辦站”工作只有起點,,沒有終點。現在我們17委3棟樓有很多居民,,自愿加入“好鄰居”志愿者服務隊,,志愿者達到70多人,我們要盡其所能為居民服務,,傳遞正能量,,吸收更多的愛心人士到我們隊伍里來。
▲冬天下雪早早就出來除雪,,把每個樓門道路清掃干凈,,便于居民出行。有了真心誠意為居民辦實事,、辦好事的真情和實際行動,,我逐漸贏得了居民群眾的信任。
▲回顧社區(qū)“黨員家庭代辦站”成立2年整了,,我的感觸很深,“代辦站”工作是最有效服務管理社區(qū),、樓院各項工作進步的好平臺,、好陣地,是能真正調動黨員和居民發(fā)揮作用的有效措施和途徑,,是最受居民擁護,、信任、認可的好隊伍,,是真正做好社區(qū)全面工作的重要保證,。
從雷鋒到劉全國
——兩本日記寫滿為民情懷
“我活著,只有一個目的,,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,。當祖國和人民處在最危急的關頭,,我就挺身而出,不怕犧牲,。生為人民生,,死為人民死?!?962年,,雷鋒在日記上寫下了這段話。
雷鋒在撫順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,,在解放軍總政治部整理的145篇雷鋒日記中,,120篇都寫在“撫順時間”。50多年后,,在同一片土地上,,還有一本日記動人心弦。
撫順市望花區(qū)和平街道雷鋒社區(qū)是老小區(qū),。這里的住宅大多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,社區(qū)空巢老人、病殘居民也相對集中,。為了解決居民辦事難,、維修難等問題,2013年,,雷鋒社區(qū)提出創(chuàng)建“黨員家庭代辦站”,,免費為居民提供代辦服務。
社區(qū)在每棟樓都挑選一名黨員做代辦員,,劉全國作為第一批代辦員,,在接到任務的第二天,“黨員家庭代辦站”的牌子就掛在了他家大門上,。
在一本本日記中,,劉全國寫下了自己情真意切的心聲和擲地有聲的承諾:“代辦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?!薄白尵用裨谶@兒居住有幸福感,。”……
同一片熱土,,兩本不同的日記,,記錄的卻是一樣的為民情懷。
“為大家服務,,我愿意,!”
代辦老年人優(yōu)待證,代繳水、電,、燃氣,、暖氣費,上門修水修電,,代管鑰匙,,代找家政……從那天起,只要是居民的事,,甭管什么事,,只要找到劉全國,他就全力以赴地幫,,且一辦到底,。
劉全國患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,走路有些吃力,,于是就買了一輛小電動車,,從此,居民每天都能看見他騎著電動車在社區(qū)打轉的身影,,轉來轉去,,忙的都是居民的事。
劉全國曾說過,,幫助別人,,自己也能感受到快樂。而他在一頁又一頁的日記里記著的也都是這樣的快樂,。
2020年底,,劉全國做了心臟支架手術。出院后,,原本應該好好靜養(yǎng)的他一天沒休息,,又繼續(xù)忙起了代辦站的事。
12月27日,,劉全國又如往常一樣來到社區(qū),,參與社區(qū)換屆的準備工作。中午回到家后,,他突感心臟不適,,沒能等到救護車到來,他就永遠地走了,。
追悼會當天,街道,、社區(qū)的工作人員,,劉全國幫助過的鄰居,與他并肩工作過的黨員和志愿者們,,不約而同地前來送他最后一程,。人們不敢相信,,也不愿意相信,劉全國真地走了,。
在劉全國的遺物中,,有一份已經泛白的稿件引起了我們的注意——那是一份劉全國還沒寫完的2020年代辦站的工作總結。
在這7頁稿紙上,,劉全國用鋼筆認認真真記錄了自己2020年每月為群眾辦理了多少件事,、社區(qū)哪些老人有哪些困難等具體事項。只是最后一頁至今仍停留在“回應居民關心的環(huán)境大事”中還沒來得及展開說的“1”那里,。
雷鋒把生命最后的軌跡留在了這里,,劉全國也把生命最后的熱忱留在了這里。但劉全國沒有寫完的為民深情,,“劉全國們”仍在不斷書寫著,。
鄧士俊在白板上記下待辦事項
從劉全國到“劉全國們”
——接力棒傳到幾十名代辦員手上
劉全國走后,“黨員家庭代辦站”也更名為劉全國式“黨員家庭代辦站”,。
從16個黨員代辦站到如今24個黨員代辦站,,從十幾名黨員到幾十名志愿者,從雷鋒社區(qū)劉全國式“黨員家庭代辦站”到撫順市“黨員代辦站”……在這面旗幟下,,越來越多的人成為“雷鋒”,,成為“劉全國”,不斷續(xù)寫著“為民日記”,。
雷鋒社區(qū)居民呂霞家是失獨家庭,,劉全國了解到情況后,經常主動到家中去幫忙,。劉全國走后,,照顧呂霞的任務被代辦員李連友無縫銜接了下來。
“我是劉全國生前的好朋友,,他的事跡對我影響太大了,。”李連友告訴記者,,出于對劉全國的敬慕,,劉全國去世后,他主動向社區(qū)申請成為一名代辦員,。
呂霞的丈夫腦血栓復發(fā),,李連友每天都趕到家里幫忙照顧他。呂霞說:“當時我愛人已經走不了路了,,連友就每天到家里把他抱到輪椅上,,然后推到窗前陪他曬太陽。家里馬桶壞了、燈不亮了,、天然氣罐沒氣了等急難愁盼的事兒,,都不用操心,連友都能給解決得妥妥的,?!?
代辦員侯雅珍和劉全國是同一批代辦員,為居民服務,,她一干就是十多年,。
“剛開始的幾年,事兒可真多,,樓道燈損壞,、走廊暖氣漏水、停電,、停水,、鄰里糾紛等,感覺每天都忙不完,,但每天晚上一回想白天為居民成功解決的事兒,,就特別有成就感?!苯衲?6歲的侯雅珍說,。
在劉全國的影響下,侯雅珍每天也都認真記錄自己辦的每一件事,?!翱矗叶家呀浻?4本了,?!焙钛耪湟贿呌檬州p撫著辦公桌上整齊排列的日記本,一邊自豪地說,。
辦完的事記在本上,,需要辦的事,代辦員鄧士俊都會認真寫在墻上的白板上,,他說:“這樣我一眼就能看見,,絕對不會忘!”
“定期為張富換罐”“下周給王淑珍買藥”……白板上的黑字格外醒目,。
“張富是殘疾人,,家里燃氣罐每3個月?lián)Q一次,我怕忘了,,就記在白板上,。老鄰居王淑珍都80多歲了,,患有多種慢性病,眼睛也不太好,。這不,下周我該幫她買藥了,?!?
鄧士俊指著白板,認真為記者解釋著每一句話,,而這每一句話的背后,,都是鄧士俊心里牽掛的事。
從24個“劉全國”到上千個“劉全國”
——代辦項目及代辦員隊伍不斷擴容
侯雅珍和鄧士俊的家里,,還有幾件一樣的“裝飾”掛在墻上——居民送來的錦旗,。對于代辦員來說,每一面錦旗都是居民對他們的認可,。
代辦員李公利的錦旗更是掛滿了整整一面墻,。
李公利是殘疾人,初見他時,,他瘦瘦的身體只能靠著床鋪站著,,甚至無法坐下來。但說起代辦站,,李公利腰板也直了,,聲音也洪亮起來,好像瘦小的身體一下子就擁有了無窮的力量,。
作為代辦員,,“離不開、閑不著”就是李公利的寫照,。只要有事,,樓里居民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他幫忙。由于病情日益嚴重,,自己做不了的事李公利會交代給其他代辦員去做,。李公利說:“我們現在有一個微信群,我辦不了的事就在群里說一聲,,馬上就有代辦員‘接單’,。”
為了更好地化解物業(yè)糾紛,,去年,,雷鋒社區(qū)還創(chuàng)建了“物業(yè)服務代辦站”,專門解決和物業(yè)相關的難題難事,。代辦員孫成喜說:“自從‘物業(yè)服務代辦站’創(chuàng)建以來,,業(yè)主和物業(yè)的關系越來越好了,,許多物業(yè)公司工作人員還主動加入社區(qū)志愿者的隊伍,與我們一起為社區(qū)建設出力,?!?
從服務一棟樓到服務全社區(qū),從代辦服務到全域服務,,代辦站服務范圍越來越大,,服務內容也越來越多,“奉獻”的“春風”,,也吹到了撫順市的每一個角落,。
如今,撫順市上下都開始推廣代辦站的做法,,全市共建設了1090個劉全國式“黨員家庭代辦站”,,2188名代辦員像劉全國一樣人人學雷鋒、人人做雷鋒,,充分發(fā)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,以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。
雷鋒社區(qū)黨委書記兼主任吳振華說:“通過拓寬服務范圍,、延伸服務項目,,目前‘代辦事項’已經涵蓋物品代買、參保代辦,、法律援助等49個服務項目?,F在代辦員可以為居民提供照顧孤寡老人、扶助留守兒童,、幫扶困難家庭等精細化服務,,還能通過線上代辦驛站,從‘云端’解決問題,?!?
圈子越大,責任就越大,,代辦員們感受的快樂也更多,。
如今,劉全國去世已3年多了,,但曾經和他一起“并肩作戰(zhàn)”的“老伙伴”沒有停下代辦的腳步,,越來越多的“新伙伴”紛紛加入其中,繼續(xù)他未完成的快樂事業(yè),。
吳振華(左三)組織代辦員在黨員代辦站交流工作
聽鋒聲
如今劉全國式“黨員家庭代辦站”不僅成為社區(qū)優(yōu)秀的黨建品牌,,還成為了居民學習弘揚雷鋒精神、開展志愿服務的實踐站,,為居民辦事服務,、解憂紓困的樞紐站,,互助互學、提升能力的加油站,。
——雷鋒社區(qū)黨委書記兼主任 吳振華
每天晚上,,我都會把當天幫居民辦的事記在本子上。十多年的時間,,本子都寫滿了,。無論過多久,只要能幫著辦的,,我肯定在第一時間幫忙。
——雷鋒社區(qū)劉全國式“黨員家庭代辦站”代辦員 侯雅珍
咱社區(qū)居民有啥事,,只要找到代辦員,,他們都會當成自己的事辦。他們就是雷鋒社區(qū)的“活雷鋒”,。
——雷鋒社區(qū)居民 付英
記者手記
追逐光 成為光
有些人很平凡,,卻持續(xù)散發(fā)著璀璨的光芒。
雷鋒在撫順工作生活了兩年4個月,,但他在撫順的善舉,,一直照亮著這座城市。撫順市雷鋒社區(qū)曾是雷鋒生前所在部隊的營房駐地,,在這里,,劉全國式“黨員家庭代辦站”中以劉全國為代表的代辦員們,薪火相傳,,在10多年的時間里,,為居民辦理了數萬件大事小情。
大事得管,,代辦員“吹哨就到”,,小事件件也得放心上,件件都幫忙,,這可不是光靠激情和熱情就能做到的,。支撐這些代辦員十年如一日的,是雷鋒精神,,是做好雷鋒傳人的執(zhí)念,。
雷鋒、劉全國,、李公利,、侯雅珍……這些人雖然平凡,但他們的心中都有一支永不熄滅的爝火,,微小,,卻能如燦燦火苗溫暖他人,。
爝火雖微,卒能燎野,。
追逐光,,最終成為光。我們也應點亮心中的爝火,,做好每一件小事,,在投身攻堅之年攻堅之戰(zhàn)時,努力燃燒自己,,綻放光芒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