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 大事,、小事,、煩心事,,實事、難事,、身邊事,,從政策法規(guī)到村風民俗,從鄉(xiāng)村治理到法律服務,,從社情民意到矛盾糾紛……今后,,村兒里的大事小情,您都可以到“點兒”上說道說道,。
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大連市推進“村(居)民評理說事點”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,,大連市共建設“村(居)民評理說事點”1000個,其中建設“村民評理說事點”945個,,部分不涉農區(qū)探索建設“居民評理說事點”55個,,為群眾搭建“家門口”的說事、議事,、調事平臺,,真正實現(xiàn)“小事不出村”,矛盾不激化,、不上交,。
建設評理說事點,,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(xiàn)代化的現(xiàn)實需要,是堅持和發(fā)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在大連的具體措施,,是化解基層社會矛盾糾紛和防風險,、保穩(wěn)定的有效抓手,。據了解,,評理說事點將依托群眾出行方便、適宜說事的村(居)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,、調委會,、超市(小賣店)、棋牌室,、公益彩票站等群眾經常聚集的地點建立,,選任村、社區(qū)人民調解員,、法律顧問,、法律明白人、老黨員,、退休干部,、教師等村賢社賢、德高望重人士擔任說事員,。他們每天入駐“村(居)民評理說事點”,,通過“嘮家常”的方式,把社會問題,、矛盾糾紛,、訴求意愿等社情民意在“點兒”上反映出來。對于反映出的一般性矛盾糾紛,,能就地化解的由調解員就地化解,,對于重大、疑難,、復雜矛盾糾紛,,由說事員或信息員上報轄區(qū)司法所或上級“一站式”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協(xié)調解決。
按照大連市制定的“村(居)民評理說事點”建設實施方案,,今年6月底前,,全部評理說事點必須完成確定說事場所和調解員、懸掛統(tǒng)一標識牌,、設置公示板,、明確聯(lián)系方式、建立微信工作群等基本配置并開始運行,,有條件的地區(qū),,做到記錄本,、公示板、服務卡統(tǒng)一,,圖書角整潔規(guī)范,。
為確保建設工作取得實效,大連市司法局將組建專業(yè)法律團隊,,為“村(居)民評理說事點”提供法律服務支撐,。健全完善崗位責任等各項制度,規(guī)范村(居)民評理說事運行,。發(fā)揮信息技術作用,,打通“村(居)民評理說事點”與“一站式”矛盾糾紛解決平臺的信息通道。加強宣傳引導,,大力宣傳“村(居)民評理說事點”工作中的先進做法,、典型經驗和創(chuàng)新舉措。開展評理說事點示范創(chuàng)建,,每個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要創(chuàng)建兩個以上的示范點,。強化督查考核,將“村(居)民評理說事點”建設納入考核內容,,定期開展工作調度和督導考評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