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寶生,,營口市站前區(qū)人民檢察院黨總支副書記,、政治處負責人,。2013年-2014年度營口市站前區(qū)人民檢察院先進個人,,2015年-2017年度先后三次被評為營口市檢察系統(tǒng)先進個人,,2018年被評為營口市“最美青年工作者”,,曾榮立營口市檢察系統(tǒng)個人三等功,,并被嘉獎一次。
趙寶生在策劃新的選題
元旦過后的第一個工作日,,由趙寶生打造的營口市站前區(qū)人民檢察院新年首篇公眾號文章《站前區(qū)檢察院這一年都干了啥,?》出爐了。兩年來,,他和同事們就這樣一磚一瓦地壘砌著站前區(qū)檢察院的文化城墻,。
庭審中的精彩表現(xiàn)“圈粉無數(shù)”
2012年,趙寶生考入營口市站前區(qū)檢察院公訴科,,成為一名公訴人,。
5年的時間里,他先后承辦了央批“12·26”虛開增值稅專用發(fā)票案,、公安部督辦“11·20”涉港澳臺重大網(wǎng)絡賭博案,、省公安廳“8·13”網(wǎng)絡販槍案。在辦理營口市公安局“2·11”專案中,,案件存在犯罪嫌疑人之間交叉犯罪,、個別罪名事實不清等一系列問題,趙寶生在通讀了20余冊案件卷宗后,,開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“戰(zhàn)斗”,。
白天,他翻閱案卷,,窩在辦公室里不出來,;晚上,他挑燈夜戰(zhàn),,困了就喝咖啡頂著,。在對案件了然于胸后,他撰寫了一份長達400余頁共計32萬字的案件審查報告,。案件起訴到法院后,,他卻并未輕松,為保證出庭效果,,他又仔細研究,,預判庭審中被告人可能提出的辯解,,并制作了一份200多頁的出庭預案,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在庭審過程中,,他依靠定案證據(jù),,對被告人的辯解應對自如。這次庭審,,他“圈粉無數(shù)”,。
一個個省、市范圍重大影響的案件,一次次圓滿的答卷,,讓他從“理論爆棚,、業(yè)務為零”的法學畢業(yè)生蛻變成了“審慎研究、務實認真”的優(yōu)秀公訴人,。同事們還記得他以院為家,,案卷前一人獨坐的模樣,那時問起他,,他總是笑著說:“家太遠,,就不回去了,在單位住也一樣,,正好多辦些案子,。”他創(chuàng)造的年度辦案數(shù)至今無人超越,。
打造站檢文化品牌效應
2017年,,趙寶生從公訴部門轉(zhuǎn)崗至政治處,從未接觸過政治工作的他,,從零開始,、用心鉆研,很快成為行家里手,。兩年來,,他帶領本科室干警緊緊圍繞檢察工作中心,切實做好檢察機關服務社會經(jīng)濟發(fā)展,、維護群眾切身利益,、推動法治站前建設成效的各項宣傳工作,講好接地氣,、有溫度,、重品質(zhì)的檢察故事。
作為院里主抓宣傳工作的負責人,,趙寶生充分利用傳統(tǒng)媒體,、“兩微一端”新媒體等平臺,在僅僅一年的時間內(nèi),,該院微信公眾號35次登上省委政法委微信影響力排行榜,,其中18次榮登榜首。由他策劃,、開展的“站檢風采·巾幗,、須眉篇”,樹推先進典型,,倡導以身邊人教育身邊人,,講述了站前區(qū)檢察院干警依法履職,、可歌可泣的故事,展現(xiàn)了站前區(qū)檢察院干警揮灑青春,、銳意進取的風貌,。公眾號的閱讀量、轉(zhuǎn)發(fā)量,、點贊量,、留言量持續(xù)走高,逐漸形成了站前區(qū)檢察院的文化品牌效應,。
作為黨總支副書記,,趙寶生著重將黨建工作與現(xiàn)代元素相結(jié)合,策劃,、開展了“迎七一·鑄檢魂”主題講演大賽,、“紅船映初心”主題讀書會,制作了“向黨的生日獻禮”“改革青觀察”等原創(chuàng)作品,。
后記
“三春花事好,,為學須及早?!边@是趙寶生經(jīng)常說的,,生活中,他身體力行,,工作再忙,,他也會擠出時間看書、寫字,、提升技能,。畢業(yè)10年,他讀了500多本書,,寫了幾千頁的字,,練就了一身“本事”:書法、繪畫,、攝影……在門門學會的基礎上又“修煉”到樣樣精通,,他的硬筆書法作品先后兩次榮獲營口市檢察系統(tǒng)書法比賽一等獎,多次入選《中國鋼筆書法》期刊,。每當有人贊賞他愛好廣泛時,,他會笑著反問:“沒這些業(yè)余愛好支撐,我怎么搞好本職工作,?”學以致用讓他在工作中游刃有余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