岫巖滿族自治縣坐落于遼東半島北部,境內有大洋河,、哨子河兩個大型河流和其他水域十幾處,。近幾年來,屢屢發(fā)生嚴重洪災,,給全縣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,。今年7月中旬進入汛期以來,岫巖滿族自治縣公安局秉承“人民至上,,生命至上”的理念,,全警動員,逢雨必練,,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汛工作中,。
7月27日,岫巖地區(qū)下起了小雨,,岫巖縣公安局防汛搶險轉移群眾拉動演練再次上演……
搶險突擊隊員正在轉移群眾
指令下達 15分鐘挺進“內澇小鎮(zhèn)”
每逢汛期來臨,,位于岫巖縣阜昌街道的藍旗小鎮(zhèn)都是岫巖縣防汛工作中嚴防死守的重點區(qū)域。演練模擬場景:岫巖地區(qū)連續(xù)“強降雨”,,使藍旗小鎮(zhèn)發(fā)生嚴重內澇,。同時,與藍旗小鎮(zhèn)一道壩之隔的雅河水位持續(xù)上漲,,已經臨近最高警戒線,。岫巖縣防汛指揮部決定將全縣二級應急響應升級為一級應急響應,向岫巖縣公安局下達了協(xié)助阜昌街道辦事處迅速轉移藍旗小鎮(zhèn)群眾的命令,。
9時許,,岫巖縣副縣長、公安局黨委書記、局長姜楠立即下達指令:要求各相關警種部門及屬地派出所按照《岫巖縣公安局2020年防汛搶險救災預案》要求,,迅速開展轉移群眾,、搶救財物工作。
9時15分,,巡特警大隊100名搶險突擊隊員15分鐘內到達藍旗小鎮(zhèn),。隨后,治安大隊,、南門派出所,、雅河派出所各出動5名警力到達藍旗小鎮(zhèn),負責小鎮(zhèn)內部及周邊治安秩序維護,、突發(fā)事件處置工作,,交警大隊出動20名警力負責小鎮(zhèn)周邊交通管控工作。同時,,刑偵大隊,、治安大隊、南門派出所等部門做好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和應對突發(fā)案,、事件的準備工作,。
在救援現(xiàn)場,縣公安局還設立了轉移群眾組,、巡邏防控組,、治安秩序維護組、交通管控組,,緊張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,。
姜楠(中)在指揮中心全程指揮演練
轉移群眾 設置五種“情景”進行演練
“全體居民請注意,洪水無情,,洪峰馬上到來,,請趕快撤離!”9時30分,,負責現(xiàn)場宣傳的民警手持高音喇叭,,不間斷地進行宣傳引導,動員群眾主動轉移撤離,。為了應對各種突發(fā)情況,、全方位做好群眾轉移工作,岫巖縣公安局設置了可能性演練,。
情景一:對于主動配合轉移的群眾,,民警引導群眾迅速轉移到運輸車輛上,再轉移到安置點,。
情景二:對于拒絕轉移的群眾,,強制進行轉移。大部分群眾按照民警的引導有序轉移,但仍有部分群眾心存僥幸不愿轉移,。民警對拒絕轉移的群眾進行勸解,,對個別仍然拒絕轉移群眾強制帶離。
情景三:對于老年人,、殘疾人等,,由工作人員和醫(yī)院醫(yī)護人員用擔架等設備組織群眾轉移。
情景四:對于群眾提出有貴重物品不能隨身攜帶轉移分情況進行處置,。對于時間緊迫,、確實無法轉運或者大型物件無法轉運的,,做好思想勸導工作,,堅持生命至上理念,教育群眾舍棄物品保住生命要緊,,迅速轉移,。
情景五:對于有群眾提出飼養(yǎng)的豬牛羊等家畜需要轉運的,迅速組織人員進行轉移,、轉運,,不能帶走的,做好說服教育工作,,將群眾強制轉移,。
在可能性演練中,民警逐樓,、逐戶進行查看,,轉移群眾;無人機在空中巡視整個現(xiàn)場和周邊各路口,;巡邏民警對小鎮(zhèn)進行巡邏,,交通民警疏導交通。
善后處置 在轉移安置點進行防疫檢驗
10時30分,,經過民警有序組織,,群眾配合,藍旗小鎮(zhèn)200余住戶800余人僅用1小時30分全部轉移完畢,。
針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際,,縣公安局與縣防疫部門共同負責,在轉移群眾安置點設置檢驗區(qū)域,,逐一進行體溫測試,、發(fā)放口罩。對體溫測試異常的群眾立即轉移到醫(yī)院處置,。
藍旗小鎮(zhèn)群眾全部轉移后,,縣公安局巡邏防控組在小鎮(zhèn)內外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邏工作,確保轉移后的藍旗小鎮(zhèn)群眾財產安全。至此,,岫巖縣公安局防汛搶險轉移群眾拉動演練圓滿完成,。
姜楠告訴記者:“未雨綢繆,逢雨必動,,實戰(zhàn)演練不僅能增強全體民警的防汛意識,,也為全面做好今年我縣防汛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