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初,,在湖北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勁的時刻,,省監(jiān)獄管理局第一時間精選30名政治過硬,、業(yè)務過硬,、作風過硬,、紀律過硬的女警組成工作隊,,“硬核”馳援湖北省監(jiān)獄系統(tǒng),。她們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監(jiān)獄人民警察的責任和擔當,,共同筑起守護安寧的堅固防線,。4月10日,她們平安歸來,。
工作隊成員
“ 我們堅決做到:不畏艱難,,擔當盡責,疫情不退,,我們不歸,。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!”鏗鏘誓言響徹天空,。3月10日,,遼寧監(jiān)獄援鄂工作隊全體女警寫下決心書,并莊嚴地簽上名字,。
哪里有艱險,,哪里就有黨員沖鋒在前。在武漢的40個日夜里,,遼寧監(jiān)獄援鄂工作隊臨時黨支部充分發(fā)揮戰(zhàn)斗堡壘作用,,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部署要求,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,。隊員們嚴格遵守戰(zhàn)時紀律,,服從管理、聽從指揮,,充分展現(xiàn)了遼寧監(jiān)獄女警的優(yōu)良作風,,受到司法部的通報表揚。
選擇勇敢的她
抗疫最前線火線入黨
“我鄭重地向黨組織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”“請黨組織在疫情防控的戰(zhàn)斗中考驗我”……3月30日17時,,遼寧監(jiān)獄援鄂工作隊臨時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,,研究接收郝赫為中共預備黨員。4月8日,,經批準,郝赫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,,為黨組織注入新的戰(zhàn)斗力量,。
沒有人生而無畏,只因為選擇了勇敢,。在武漢工作期間,,來自遼西新康監(jiān)獄的郝赫看到黨員們率先垂范、迎難而上,,聽到了“我是黨員,,我先上”“有困難就找我”的豪言壯語,,她一次次被感動、被激勵,,于是遞交了入黨申請書,。
“從現(xiàn)在起,我要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,,沖鋒在前,,勇于擔當?!边@是郝赫的志愿,,也是郝赫的行動。每次執(zhí)勤,,密不透風的二級防護讓她喘不上氣,,里面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??杉词故沁@樣,,郝赫依然堅持工作在第一線。她為自己能夠成為這個光榮集體的一員而自豪,,她在戰(zhàn)“疫”最前線浴火淬煉,、砥礪擔當。
“不在線”的陪伴
最艱難的是等待
由于工作時間的原因,,來自省女子監(jiān)獄的李鶴翹總是錯過和女兒的“在線互動”,。
這天,執(zhí)勤后返回駐地又是凌晨了,,她打開手機準備給女兒留言,,卻看到了女兒發(fā)來的一條信息:“媽媽生日快樂!今天是你的生日,,雖然此刻并不‘在線’,,但我守到零點,第一個發(fā)出祝?!?
讀著女兒發(fā)來的信息,,驚喜、感動使李鶴翹不禁潸然淚下,。面對突發(fā)的疫情,,她將正值初三學業(yè)關鍵期的女兒交給了母親照看,自己奔赴“前線”,??粗畠和瑢W的家長發(fā)朋友圈安排孩子的各項學習內容,自責、心疼直戳她的內心,。
最艱難的是等待,,最美好的是期待。陪伴也許“不在線”,,但母愛從不缺席,。
“拋下”8個月寶寶
果斷報名赴一線
又是這樣一個夜晚,來自遼西新康監(jiān)獄的劉思宇下意識地摸了摸身旁,,突然在夢中驚醒,。“哎呀,,寶寶去哪兒了,?”打開燈睜開眼,才發(fā)現(xiàn)不是在家里,。她舒了一口氣,。關上燈后,卻怎么也睡不著了,,寶寶可愛的笑臉不斷地在她眼前浮現(xiàn),。
從寶寶出生到第一次翻身,再到第一次站立,,8個月的時間里,,每一天她都陪在寶寶的身邊,見證著他的成長,。
當?shù)弥扒熬€”需要女警時,,劉思宇果斷報名,看著尚未斷奶嗷嗷待哺的寶寶,,她的內心充滿了愧疚和不舍,。但是她深知,她是一名警察,,在疫情面前,,要勇敢沖在前。
別樣“戰(zhàn)地生日會”
一線奮戰(zhàn)備受鼓舞
4月6日是遼寧監(jiān)獄援鄂工作隊在武漢抗疫的第36天,,這一天,,在緊張的工作之余,她們舉辦了一場別樣的“戰(zhàn)地生日會”,。
在領隊的帶領下,,工作隊隊員利用執(zhí)勤間隙,從籌備到布置,,從人員到物資,,所用材料全部就地取材,,因地制宜,,在駐地多功能廳里營造出愉快溫馨的氛圍,。
色彩斑斕的“生日快樂”字樣在屏幕上閃爍,5名在4月份過生日的女警在大家的歌聲中走入“星光”中,,接受最特別的生日祝福,。
孫瑋靜用一支動感十足的舞蹈表達了對大家庭的感恩與祝福。她與孟祥玉,、吳楠,、楊子墨、姜爽因此次援鄂經歷相識相知,。姜爽動情地發(fā)表了自己的生日感言:“從未想過,,竟然穿著防護服過生日,戴著口罩吹蠟燭,;更未想過,,會有身著藏藍的巾幗英雄給我慶生!”
生日會讓每個隊員感受到溫暖,,讓每一個身在一線的民警備受鼓舞,。
“姐妹花”并肩上戰(zhàn)場
書寫最美抗疫故事
楊子墨、李梓維是來自省監(jiān)獄管理局警務訓練基地的女警,。工作中,,她們同在一個辦公室辦公;生活中,,她們每天形影不離,,還曾住過同一個宿舍,大家都戲稱她們是基地的“姐妹花”,。
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,,武漢需要支援的關鍵時刻,這對“姐妹花”又同時請纓出戰(zhàn),。
“女漢子”是楊子墨在同事們中的“代號”,,這個女生雖然長得白凈清秀,骨子里卻有一股巾幗不讓須眉的勁兒,,工作起來雷厲風行,,帶學員、講理論課,、組織工會活動……每一樣工作都做得有聲有色,。
在武漢的第二天,工作隊成立了臨時黨支部,,在第一次全體黨員大會上,,楊子墨用最真摯樸實的語言表達了決勝疫情的信心:“中華兒女多奇志,不愛紅裝愛武裝,此刻在武漢,,我就是祖國的戰(zhàn)士,,筑牢疫情防線,守住一方熱土,!”
其實楊子墨的心里深藏著愧疚,,報名來武漢支援,她怕母親擔心,,就撒謊說自己在單位封閉值班,。每次母親打電話她都含糊瞞過?!暗纫咔檫^了,,我再給我媽道歉吧!相信她會理解我的,?!?
李梓維是個“90后”女孩,聰明,、樂觀是大家對她的普遍印象,,她是基地年紀最小的。她看到報名支援武漢的通知時,,腦子里直接蹦出來的是:茍利國家生死以,,豈因禍福避趨之!她說:“有千千萬萬的志愿者在湖北支援,,我想和他們并肩戰(zhàn)斗,!”對于女兒的決定,父母雖然擔心,,但堅決支持,。
去年,楊子墨的左腿膝蓋因十字韌帶斷裂做了手術,,走路遲緩,,一直需要到醫(yī)院復健。而李梓維的右手在去年年底骨折,,彎曲不便,。武漢濕度大,她們的傷處常常隱隱作痛,,但她們從來沒跟別人說過,,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一線工作中。
“戰(zhàn)地生日會”
劉思宇
楊子墨(左)與李梓維(右)
郝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