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自去年10月份起,,嫌疑人栗某在13個月里電信詐騙30余名被害人,,被害人分布5省,,詐騙金額50余萬元?!?2月12日,,鐵嶺縣公安局辦案民警向記者介紹道。目前,,栗某因涉嫌詐騙罪,、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已被鐵嶺縣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。
民警正在整理贓物
今年7月18日中午,,鐵嶺縣蔡牛鎮(zhèn)的村民老朱來到蔡牛派出所稱:“我要報警,,我被騙走了1萬塊錢?!碑斕焐衔?,老朱接到一個操本地口音男子的電話,男子一開口就讓老朱猜猜他是誰,,老朱以為電話那頭是自己的好朋友海哥,。對方說自己就是“海哥”,想借點錢,。老朱也沒多想,,就把錢打到了“海哥”指定的賬戶上。當日中午,,老朱剛好在路上遇見了海哥,,對方說自己根本沒給老朱打電話,更沒向他借錢,。老朱這才報警,。
“這是典型的電信詐騙?!鞭k案民警立即與鐵嶺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取得聯(lián)系,,將案件第一時間錄入公安部反電信詐騙偵辦平臺。
經(jīng)調取通話記錄分析,,嫌疑人使用的手機號碼是非實名制電話,,通話位置在鞍山市,但僅使用了4天,,電話已經(jīng)停機,,無法繼續(xù)追查。
很快,,民警找出錢款的去向,。嫌疑人向被害人朱某提供的銀行卡,開戶人為高某。老朱被騙的1萬元錢通過POS機分11筆轉移,。在高某名下有多張銀行卡,,均有POS機消費記錄,消費地分別是大連,、鞍山,、沈陽、遼陽等地,。
偵查員分析這些POS機應該都沒有在注冊地使用。在追查銀行賬號的過程中,,民警陸續(xù)發(fā)現(xiàn)了其他被害人的情況,。
偵查員轉換思路,從POS機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入手追查資金流,,逐一分析11筆轉移資金情況,,贓款的去向終于清晰,確定了嫌疑人用“高某”“劉某”“栗某娟”三人名下的銀行卡進行取款,。
偵查員很快排除了“高某”“劉某”的作案嫌疑,。而栗某娟走入了偵查員的視線。通過對栗某娟的社會關系進行梳理排查,,栗某娟的弟弟栗某的體貌特征與提款人的極為相似,,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。
經(jīng)查,,犯罪嫌疑人栗某在1999年曾因盜竊罪被判刑,。出獄后無固定工作,最近出手闊綽,,與他的收入明顯不符,。
10月18日晚,民警發(fā)現(xiàn)嫌疑人栗某藏匿在大連市甘井子區(qū)一小區(qū)的日租房內,。
為有效固定證據(jù),,偵查員們蹲守8小時,待嫌疑人栗某返回家中時,,將其成功抓獲,。經(jīng)突審,栗某交代了自己通過網(wǎng)絡獲取企業(yè)法人信息,,利用對方的疏忽大意和懼怕心理辦理POS機的犯罪事實,,并對多起電信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。
經(jīng)現(xiàn)場搜查,,發(fā)現(xiàn)用于詐騙的銀行卡108張,、手機電子設備11臺、POS機16臺、電話卡80多張和詐騙劇本1個,,以及撥打詐騙電話號碼記錄2000余條,。偵查員又在嫌疑人在鞍山市的另一處出租房內發(fā)現(xiàn)POS機若干、贓款10萬元人民幣,。